泰國洪水

我想問「林」這個姓氏的祖脈源流,以及什麼時候才變成大姓的

剛爬了文

知道有人解答這個姓氏周代就有了但因為本人現在在做資治通鑑的人名索引都已經做到西晉滅亡了

還沒有半個姓林的出現既然說陳林滿天下

自然不免心生好奇而且林是個大姓

應該不只一個源流譬如胡姓

一為舜之後

一為胡人歸人在國外

無法利用圖書資源

還請各位指教告知
關於這個題目

為什麼從漢唐以致五代十國

幾乎沒有一個載於史冊的林姓名人?我個人的想法是…林姓在漢唐之前就是因為沒有名人的關係

今天才能枝葉茂盛

甚至在台灣、海外被稱為陳林半天下… 因為「名人」在古時候往往就代表世居一方的名門望族

而名門往往都會涉入統階級的殘酷鬥爭當中以成王敗寇的歷史鐵律來說

失敗的一方往往落得“抄家滅族”的下場

名人本身的家族故不待言

有時鬧到後人三、五個世代也不得翻身

甚至旁及“九族”的株連之下

這個姓氏的大概都得跟著倒大楣

不是殺頭便是充軍或發配為奴…以致每次事發之後

名人的同姓氏宗親裏

遠一點的旁系親族往往都選擇改姓以避禍

有的還能在過了幾世代之後

等到風頭過去

甚至政權朝代更迭之後 還能記得認祖歸宗

改回原姓

更多的就是後人沒讀到書、沒考取功名

以致不知祖宗之事

甚至絕了子嗣都有可能三國的名門孔家不就是因為孔融惹到了麻煩而鬧到「覆巢之下無完卵」的地步?還是因為祖上有個名頭夠大的孔老夫子…後面才沒有波及旁系吧另清初的「明史」一案也可以參考

不就是莊姓因一富戶出錢修明史而犯了禁、倒了大楣?底下是google上找到的有關林姓源考的文章舜

即有虞氏

名重华

远古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

据史书记载

舜曾耕于历山

陶于河滨

渔于雷泽

命禹治平洪水

并传位于禹

南巡死于苍梧之野

葬于九囗

是为零陵(今湖南宁远东南)。

《史记》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中华远古五帝。

据传

舜帝出生于今山东荷泽市姚墟

故以姚为姓。

舜的后裔又分别衍生出陈、胡、田等姓

并与虞、袁、孙、车、陆、王等姓有着密切关联。

舜在历史传承中以忠孝闻于天下

以仁爱化育万民

受到历朝历代的崇敬。

    “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是一个全球性的民间社团

也是一个包容較多姓氏的尋根組織

目前参加這個組織的有陳、姚、虞、胡、田、袁、孫、車、陸等十姓首届世界舜裔国际大会于1982年在香港举行

盛况空前。

以后分虽由台湾、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及美洲各地轮流主办。

1999年4月21日至23日

世界舜裔联谊会第13届国际大会在河南许昌、长葛、郑州隆重举行

这也是该组织首次回到祖国故土认祖归宗。

来自台湾的80余位舜裔

以及来自香港、澳门与美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的舜裔共500余人参加了这一盛命。

这次活动

在上古时期音乐创始人葛天氏久居之地与颖川陈氏发祥地河南长葛市举行开幕仪式

后又在许昌、郑州等地进行了一系列祭祖扫墓、寻根发宗、旅游观光等活动。

台湾世界至孝笃亲舜总会、世界陈氏宗亲总会、台湾省陈氏宗亲会、台中县陈氏宗亲会等4个陈氏社团联袂同来

他们身着黄色祭服

虔诚祭拜

格外引人注目單以林姓而言…歷史文字中比較確定的是「比干」檢視圖片氏是眾姓中起源較早的一支﹐溯源的話﹐其先祖大約是商紂王的忠臣比干。

  比干﹐是商帝太子丁的兒子﹐與商紂王之父大乙為兄弟(紂王當稱他為叔父)。

紂王當政﹐比干與箕子﹑微子同在朝中供職。

紂王嗜殺成性﹐荒淫無道﹐百姓苦不堪言﹐比干等人相繼勸他改過自新﹐他卻概不聽從﹐結果微子辭官而去﹐箕子也假裝發瘋罷官﹐惟有比干一人留了下來。

他認為﹐人主有過失不去勸他糾正﹐不是忠的表現﹔因為怕死不敢說話﹐不是勇敢之舉。

如果進諫了人主﹐人主不聽﹐那是他的事情﹐作為人臣則是盡了職。

比干不顧生死強諫﹐連續三天三夜不離宮廷。

紂王由是起了殺人的念頭﹐借口

arrow
arrow

    玩樂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