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
大安的古往今來
昔日大安 清代的地名是???
由來:????????????????????????????? 現代地名是???????
由來:?????????????????????????????????????????
版主您好:像霧像雨又像花提供資料如下:大安的古往今來清代的地名是???
由來現代地名是???????
由來在臺北市南部
除東南部有大嶺頭丘陵之外
全域屬平原。
本區之名稱
與以往本區內有「大灣庄」有關
其名轉為「大安庄」
取其永遠「安定吉祥」。
康熙、雍正之交移民來墾
為闢建之需要
築有坡心埤(上陂)、土地公陂等灌溉設施
以儲天然水
因其地之坡心埤(上陂)沿著其東北角
在今日大安、信義二區交界處成彎曲狀而有大灣之名。
大安區位於台灣台北市市中心
是台北市的文教、住商混合區
也是台北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
大安區名之由來
本於舊地名「大安庄」。
國立台灣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等著名學府均位於此區
本區南部的公館、師大路有許多書店
文化較為多元。
本區北部則為商業辦公及住宅混合區
沿忠孝東路三段、四段有眾多百貨公司、商場及餐廳
一到假日人潮洶湧
為目前台灣首善高級住宅區。
大安名之由來
本於舊地名大安庄。
乾隆年間:大安區之所在稱為大灣庄。
道光年間:大灣庄因來自中國閩南之漳州漢移民興建大安圳
而改名為大安庄。
光緒元年(1875年):臺北設府
轄二十二街庄
其中之大安庄(包括十二甲、龍安、坡心)、下內埔庄與六張犁庄均在今大安區內。
1920年:台北改市制時
除上述三庄外
包括古亭、東門之一部分
即以後之錦町、福住町、昭和町區亦在今大安區轄內。
1945年:國府接收台灣後
上述區域合併為區
因大安庄佔地廣且位於中心
故命名為大安區。
轄區10.5694平方公里
轄41里408鄰
人口約16萬。
1946年:區公所設於新生南路一段148號。
1948年03月:區公所遷至信義路三段157巷11號。
1950年:台灣實施縣市地方自治
區長改為民選。
1959年:區長改為官派。
1990年:台北市行政區重劃
併入了原古亭區羅斯福路以東區域(古亭町的一半及頂內埔庄)
松山區光復南路以西區域(興雅庄的一小部分)
並分割和平東路三段以北區域(六張犁庄的一半)於新成立之信義區
新生南路一段以西區域於中正區。
1997年:區公所遷至新生南路二段86號(大安區行政中心大樓)。
大安區面積11.3614平方公里
為台北市面積第七大區
全區共53個里、1027鄰
均為台北市數量最多。
東界:以光復南路、基隆路、和平東路三段與信義區為界。
南界:以福州山、蟾蜍山與文山區為界。
西界:以新生南路、杭州南路、羅斯福路與中正區為界。
北界:以市民大道與中山區、松山區為界。
安區名之由來
本於舊地名「大安庄」。
爰光緒元年
臺北設府
轄二十二街庄
其中之大安庄(大安、龍安、坡心)、下內埔庄與六張犁庄均在大安區內。
民國九年改市制時
除上述三庄外
包括古亭、東門之一部
分即以後之錦町、古亭町、昭和町、福住町亦在大安區轄內。
光復後
將上述區域合併為區
因大安庄佔地廣且位於中心
故命名為「大安區」。
大安高工,大安森林公園,大安海水浴場,大安運動中心,大安國中,大安捷運站,大安國小,大安區公所,大安高工錄取分數,大安醫院大安,大加蚋堡,臺北市南部,大嶺頭丘陵,坡心埤,臺北縣臺北辦務署,信義二區,臺北市錦町,臺北,簡述清
新文學運動|戒嚴令|倒扁運動|二二八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鄭成功|三七五減租|白色恐怖|劉銘傳|去蔣化|中日甲午戰爭|長濱文化|獨立運動|牡丹社事件|動員戡亂時期|林爽文|美麗島|北埔事件|三一九槍擊案|馬關條約|中華民國|卑南文化|臨時條款|十三行文化|朱一貴事件|國民革命軍|施琅|
大安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0102405946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